名稱 : 時鐘
公告/公開日 : 19900201
發明人名 : 高橋純子
代理人 : 林鎰珠
摘要 : 一種時鐘,尤指一種外型線條圓潤,時鐘字盤設計新穎突出之桌上型或掛壁型兩用時鐘之新式樣設計。;如附圖所示,本創作具有略帶圓角之方形外型,其機體之正面面板之中央部突設有圓板形之時鐘面盤,上述面盤之周壁上設置有12個半圓形凹部,作為標記並用以取代表示時間之數字,此為本創作之明顯特徵之一。另外,於機體之背面設置一掛孔及一可張開/閉合之座腳,以供本創作可掛於壁面上或立置於桌面上。;由以上說明及圖示可知,本創作造型優雅大方,其時鐘字盤以12個半圓凹部來標定位置之方式,十分新穎獨具簡潔美感,且線條搭配得宜,符於大眾之需要。
名稱 : 附夾具之計時器
公告/公開日 : 19900201
發明人名 : 佐藤徹
代理人 : 林鎰珠
摘要 : 一種附夾具之計時器,尤指一種造型精巧可愛,線條柔美且附有掛環及夾具之計時器之新式樣設計。;如附圖所示,本創作係為一功能豐富、操作簡易且精巧可愛之附夾具之計時器,其本體為四周帶圓角之梯形造型,十分討人喜歡;及,其本體正面面板上配置有一長方形之數字顯示部以及呈現八字形對稱排列之10個圓形按鍵,此外,有兩個略大之橢圓形按鍵以傾斜之方式配置於正面面板之下方,非常具有其配稱且不凡之特色,又,在本體背面所設置之夾具,除了具有可將該計時器夾止於適當位置之功能之外,亦可利用該夾具上部所設之掛環將該計時器掛設於壁面上,令人覺得實用又親切。;由以上說明及圖示可知,本創作造型精巧可愛,豐俏皮新奇感,全機體為圓滑無銳角之流線型,具備工藝設計上之美感,並且處處充滿著親切又實用之設計,符合一般大眾之需要。※本案於1988年10月24日在日本提出申請,案號為:63-41732

名稱 : 炸藥型時鐘
公告/公開日 : 19900201
發明人名 : 鄭文吉
代理人 : 黃汝漢
摘要 : 本創作係有關一種炸藥型時鐘新式樣之形狀設計,主要係於綑綁三只炸藥模型並配合一定時時鐘設置,且予導線相連接,使其造型式樣新穎美觀且頗富美感者。;本創作之形狀新式樣,如附圖所示,係將三只長條型炸藥模型予以綑綁成三角形狀,並於中間設置一圓形時鐘,且於時鐘兩側各設有綁住彈藥模型之固定板,即可使彈藥模型成三角形排列,再配合圓形之定時時鐘搭配,致使整體之外觀極具調和對稱,頗具粗獷的氣勢,甚具有雄渾之美感者。;細以觀之,本創作新式樣之形狀特性,其本體係以三只炸藥模型排列成三角形狀,並於兩邊各以固定板予以連結固定,且於兩固定板中間位置配一圓形時鐘,再以導線接於定時時鐘及三只炸藥模型上,使其構成之造型簡潔明朗,頗具高雅之美感;又,於定時時鐘左側固定板上設有一按鈕開關,且於其右側固定板上設有一喇叭音箱,致使定時時鐘一到,則會由喇叭音箱傳出陣陣炸藥爆炸聲,以提昇其真實感,而左側之接鈕開關一按即可將爆炸聲予以關掉,致使其音效予增加其趣味感。;綜上所述,本創作之時鐘新式樣,係依美工學觀點將其造形做合理且完善之設計,實為一小巧精美且高雅美觀之創作,故,本創作確為一獨特之創新作品,兼具美麗高雅之氣息,實為一超脫凡俗之時鐘造型,完全符合「新穎」、「美感」之要件,爰依法提請新式樣專利。


名稱 : 多面鐘
公告/公開日 : 19900201
發明人名 : 陳慶梯
代理人 : 陳永孝
摘要 : 本創作在提供一種樣式古典、雅緻,而頗具藝術性美感之「多面鐘」造形設計,其具體形狀則如各附圖所示,其中:;第一圖係本創作之前視圖。;第二圖係本創作之背視圖。;第三圖係本創作之左視圖。;第四圖係本創作之右視圖。;第五圖係本創作之頂視圖。;第六圖係本創作之底視圖。;第七圖係本創作之透視圖示。;如各附圖所示,本創作「多面鐘」之主要造形,概由三面造形一致之鐘面相拱成一立體等邊三角形體,則依「整體性」觀察其外觀之新式樣審查比對要領下,除外形突出、別緻,並與目前所見各式同類習用品有標新立異之首創美感外,更未見有任何相同或近似物品公開在先,顯已符新式樣絕對新穎性、超凡美感,經商品化後之成品外觀,則如附件一參考附照所示。
名稱 : 鄚帶式分光光度計
公告/公開日 : 19900201
發明人名 : 馬科戴柯諾;梭吉歐傑尼
代理人 : 鄭自添
摘要 : 本創作係關於攜帶式分光光度計之形狀新式樣,尤指一種將外殼製成平行六面體之形狀並配合一凸出之提手部,以利於提攜之光度計的構形者,由於其調和的幾何圖形,訴諸視覺可產生明快之機能美者,頗富新奇趣味之設計者。;本創作之攜帶式分光光度計之形狀如附圖所示,本體係成平行六面體且分成兩部,其前端之頭部念一長方形基座,被截去其角錐成為圓形角,鄰接頭部者為一長方形體,在此長方形體的左右兩側約中間部分各有一水平橫貫之凹槽,其上端的中央部份乃提手部的固定座,固定座的前端成傾斜狀,在此座的右側設有三個操作鈕,緊鄰此長方形體之後端則為一較長的長方形體,其底部則為長凹槽,一直延伸至左右兩側的下端,而此凹槽部分較上端的四方形體略小,而且愈往後端愈向上收,提手部的後固定座乃沿此四方形體的後端壁成一圓弧狀相接。至於提手部係採用長方形條,為方便握持,其底邊兩角相交處成圓弧狀,兩固定座分別鉚合於本體的前半部與後半部。本體的底面設首四個支撐圓形座,分別設於前半部的後緣及後半部的後緣,用以支撐整座本體。就本創作整體結構而言,本體係以平行六面體為特徵,其前端頭部則成截角而向內縮之凸出部,其後端的底部略小於上部而由櫛比相鄰之凹槽橫貫,由外表觀之,頗具粗獷的感受,其整體具有明快,單純與雄渾之美感。;本創作之攜帶成分光光度計之形狀特性,由於其構合線明朗清新,故具明快與雄渾之美感,最能予人敬仰和潤澤的感受,尤其在本體上採用平行六面體及後半部底面之凹槽橫貫,使整體造形更具獨特,在視覺上賦予簡潔,清新與雄偉的現象,又其整體造形藉由對稱的幾何構形及靜態美而組成一種形象極為新穎完美之攜帶式分光光度計者。;如上所述,本創作之形狀式樣,係依美工學上觀點將其造形做合理而完善之設計,使其本體之形態更臻完美獨特,構成美觀之幾何圖形,其整體形狀明朗雄偉,予人有一種敬仰的感受,其形狀隔局調和均稱,造形設計新穎又實用。圖式說明:;第1圖為本創作之攜帶式分光光度計之斜視圖。;第2圖為其俯視圖。;第3圖為其側視圖(左右對稱)。;第4圖為其後視圖。;第5圖為其仰視圖。;第7圖為其左側視圖;第8圖為其前視圖;1988年7月27日在義大利申請專利第20522-B/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