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 : 傘柄(一)
公告/公開日 : 19900201
發明人名 : 彼得.史丹恩
代理人 : 惲軼群
摘要 : 本創作係揭示一種「傘柄(一)」之新穎設計。;由圖示來看,主體為扁方形與圓柱體的組合,造型新穎、美觀。表面非常的光滑,圓柱體的部分,大小正好配合人手之把握,造型樸實,予人一種精純、安定、寧逸的感受。其末端配合以扁方形之設計,脫離傳統之造型,由頂視圖來看,前方約佔三分之二的地方,為一傾斜而下之曲面,整體為方形之設計,其轉折處,稜線分明,帶來視覺上穩重,大方之感。;綜上所述,本設計匠心獨運,於習知之物品中,亦無相類似之造型,乃依法得提出申請新式樣之專利。
公告/公開日 : 19900201
發明人名 : 彼得.史丹恩
代理人 : 惲軼群
摘要 : 本創作係揭示一種「傘柄(一)」之新穎設計。;由圖示來看,主體為扁方形與圓柱體的組合,造型新穎、美觀。表面非常的光滑,圓柱體的部分,大小正好配合人手之把握,造型樸實,予人一種精純、安定、寧逸的感受。其末端配合以扁方形之設計,脫離傳統之造型,由頂視圖來看,前方約佔三分之二的地方,為一傾斜而下之曲面,整體為方形之設計,其轉折處,稜線分明,帶來視覺上穩重,大方之感。;綜上所述,本設計匠心獨運,於習知之物品中,亦無相類似之造型,乃依法得提出申請新式樣之專利。
名稱 : 傘柄(二)
公告/公開日 : 19900201
發明人名 : 彼得.史丹恩
代理人 : 惲軼群
摘要 : 本創作乃揭示一種關於傘柄之新穎設計。;由圖示可見:本創作之主體乃由二大部份組合而成:一同心圓與一圓柱體。;在同心圓部份:其稍後方有一傾斜弧度向前約3/5強成一半弧形;在半弧形之背面正下方有一方孔(如第4圖),此為吊掛之裝置處。而與同心圓連接的乃為一圓柱體,其近同心圓部分略為向外擴張,並在相接處有一環形圍繞之;而其底端則呈一內側凹槽。整體而言,本創作十分輕便且大方。;惟應注意的是:上述說明僅係輔助欣賞本創作之用途,而非用以限制本創作之內容。
公告/公開日 : 19900201
發明人名 : 彼得.史丹恩
代理人 : 惲軼群
摘要 : 本創作乃揭示一種關於傘柄之新穎設計。;由圖示可見:本創作之主體乃由二大部份組合而成:一同心圓與一圓柱體。;在同心圓部份:其稍後方有一傾斜弧度向前約3/5強成一半弧形;在半弧形之背面正下方有一方孔(如第4圖),此為吊掛之裝置處。而與同心圓連接的乃為一圓柱體,其近同心圓部分略為向外擴張,並在相接處有一環形圍繞之;而其底端則呈一內側凹槽。整體而言,本創作十分輕便且大方。;惟應注意的是:上述說明僅係輔助欣賞本創作之用途,而非用以限制本創作之內容。
名稱 : 傘柄(三)
公告/公開日 : 19900201
發明人名 : 彼得.史丹恩
代理人 : 惲軼群
摘要 : 本創作係揭示一種傘柄之新穎設計,整體言之,十分輕巧且簡潔。;由圖示觀之,本創作之下半部為一圓筒狀,在上端有凹槽,其上嵌有金屬環,使之與上半部之圓相結合。圓之略後方向前略伸而成一弧形狀,相當美觀。;次由第5圖觀之,在上半部有一吊掛裝置,可便於傘之懸掛與攜帶。而在圓之下端略向內縮,而使整體呈現出玲瓏有緻之像。;惟應注意的是,上述脫明僅係輔助欣賞本創作之用途,而非用以限制本創作之內容。
公告/公開日 : 19900201
發明人名 : 彼得.史丹恩
代理人 : 惲軼群
摘要 : 本創作係揭示一種傘柄之新穎設計,整體言之,十分輕巧且簡潔。;由圖示觀之,本創作之下半部為一圓筒狀,在上端有凹槽,其上嵌有金屬環,使之與上半部之圓相結合。圓之略後方向前略伸而成一弧形狀,相當美觀。;次由第5圖觀之,在上半部有一吊掛裝置,可便於傘之懸掛與攜帶。而在圓之下端略向內縮,而使整體呈現出玲瓏有緻之像。;惟應注意的是,上述脫明僅係輔助欣賞本創作之用途,而非用以限制本創作之內容。
名稱 : 傘頂罩
公告/公開日 : 19900201
發明人名 : 彼得.史丹恩
代理人 : 惲軼群
摘要 : 本創作係示「傘頂罩」之新穎設計。;本案為一小巧可愛之造型,主體呈一圓突狀,正面形成如大姆指寬度的凹陷。由底面圖觀之,大圓內有半徑約為大圓二分之一的小圓,小圓內側具為螺紋,在兩圓之間,依十字形之方位,各嵌有四道薄而小之夾板。綜觀整體之造型,如同一頂小型鋼盔,裝飾於傘頂,可使視覺帶來清新脫俗之感,實為匠心巧思之佳作。;值得注意的是,以上之說明係僅用以輔助欣賞本創作,而非用以限制該創作之內容。
公告/公開日 : 19900201
發明人名 : 彼得.史丹恩
代理人 : 惲軼群
摘要 : 本創作係示「傘頂罩」之新穎設計。;本案為一小巧可愛之造型,主體呈一圓突狀,正面形成如大姆指寬度的凹陷。由底面圖觀之,大圓內有半徑約為大圓二分之一的小圓,小圓內側具為螺紋,在兩圓之間,依十字形之方位,各嵌有四道薄而小之夾板。綜觀整體之造型,如同一頂小型鋼盔,裝飾於傘頂,可使視覺帶來清新脫俗之感,實為匠心巧思之佳作。;值得注意的是,以上之說明係僅用以輔助欣賞本創作,而非用以限制該創作之內容。
名稱 : 新穎傘骨組
公告/公開日 : 19900201
發明人名 : 郭榮奎
代理人 : 吳展旭
摘要 : 本創作係有關一種新穎傘骨組,尤指一種玲瓏巧妙之傘支骨架組,可便利於使用,並兼具造形之獨特美感者。;請參閱附圖所示,本創作包括主支骨(1)副支骨(2)及第一副支骨(3)所組成之前段連桿組,而第一支骨(4)之一端連接於主支骨(1)及第一副支骨(3)之末端,另一端與傘尾骨(5)相連,而傘尾骨(5)另以一輔助骨(6)延伸連接於位於第一支骨(4)上之套管(7)上,套管(7)另以鐵絲(8)連接至主支骨(1)之扣合孔(9)內,藉此使套管(7)在傘具開放時,可於第一支骨(4)上滑移,開傘可獲得平頂傘,而能簡易收傘者。;由各附照所示可知,本創作奇妙之組合,顯然具有獨創之新穎美感,符合視覺上協調的感受,又能達到實用之要求,故本創作已具備了新式樣專利之積極要件,爰依法提出申請。
公告/公開日 : 19900201
發明人名 : 郭榮奎
代理人 : 吳展旭
摘要 : 本創作係有關一種新穎傘骨組,尤指一種玲瓏巧妙之傘支骨架組,可便利於使用,並兼具造形之獨特美感者。;請參閱附圖所示,本創作包括主支骨(1)副支骨(2)及第一副支骨(3)所組成之前段連桿組,而第一支骨(4)之一端連接於主支骨(1)及第一副支骨(3)之末端,另一端與傘尾骨(5)相連,而傘尾骨(5)另以一輔助骨(6)延伸連接於位於第一支骨(4)上之套管(7)上,套管(7)另以鐵絲(8)連接至主支骨(1)之扣合孔(9)內,藉此使套管(7)在傘具開放時,可於第一支骨(4)上滑移,開傘可獲得平頂傘,而能簡易收傘者。;由各附照所示可知,本創作奇妙之組合,顯然具有獨創之新穎美感,符合視覺上協調的感受,又能達到實用之要求,故本創作已具備了新式樣專利之積極要件,爰依法提出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