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 : 軌道裝置
公告/公開日 : 19900121
發明人名 : 飛田浩史;植山剛
代理人 : 陳傳岳
摘要 : 本創作係一種用於競賽玩具(汽車)跳躍之軌道裝置,其形狀乃首先創作並適於美感者。;如附圖(照片)所示,本創作左端入車軌道與右端出車軌道,係為中斷不連接,且呈對向之傾斜,其中斷不連接處下方,即構成為山谷底,左端入車軌道並鄰接著上部設有承載台之回動臂,藉入車軌道導入汽車爬升至承載台再由回動臂移至彼岸,令汽車由出車軌道滑出,形成一種具遊戲娛樂性之跳躍動作,山谷底且滿佈著狀似跳躍失敗之車輛殘骸,更增加刺激性。因而整體造型上,乃散發出競賽之幻想與趣味感,顯露出新穎特異之創意與設計理念,並合於美感者。
公告/公開日 : 19900121
發明人名 : 飛田浩史;植山剛
代理人 : 陳傳岳
摘要 : 本創作係一種用於競賽玩具(汽車)跳躍之軌道裝置,其形狀乃首先創作並適於美感者。;如附圖(照片)所示,本創作左端入車軌道與右端出車軌道,係為中斷不連接,且呈對向之傾斜,其中斷不連接處下方,即構成為山谷底,左端入車軌道並鄰接著上部設有承載台之回動臂,藉入車軌道導入汽車爬升至承載台再由回動臂移至彼岸,令汽車由出車軌道滑出,形成一種具遊戲娛樂性之跳躍動作,山谷底且滿佈著狀似跳躍失敗之車輛殘骸,更增加刺激性。因而整體造型上,乃散發出競賽之幻想與趣味感,顯露出新穎特異之創意與設計理念,並合於美感者。
名稱 : 暗藏子母式機器人之戰車玩具
公告/公開日 : 19900121
發明人名 : 石槷隆行
代理人 : 何金塗
摘要 : 本創作係關於一種暗藏子母式機器人之戰車,玩具之新穎、新奇及獨特形狀新式樣設計。本創作係將一種造形玩具,經拆裝組合變換成多種樣式形狀之玩具,可教導及訓練孩童有豐富之創造力,組織力及想像力等,為一種「寓教於樂」之益知性新型玩具者。;如附圖照片所示,為本創作暗藏子母式機器人之戰車玩具之外形。其前端設有一如推土機之推土鏟,鏟之上側並有四個矩形缺口。設有三對車輪,前一單獨,後二並位排列。車首呈斜面設計,車身中央突出,兩側成切欠部,後部兩側各有一矩形突出部,與下部材成懸空狀,仿若二條尾部,造形甚美。戰車火力配備強大,兩側切欠部各架設一挺中型機槍,中央部裝置一具可活動昇高之大型雙管火炮,其後側平台空間,能供子式機器人站立及操作武器(如第9圖所示),火炮之下設有一挺小型機槍。本創作之為戰車玩具時之外表,飾以各種圖案形狀及線條,係表示戰車之構造及設備裝置,使之有實際之感。;如第10圖照片所示,為由車首打開戰車之上部材狀態,可看到內藏一具母式機器人。其外形為頭部及兩手部各生有一翼部,頭上長有一肉峰狀之突出部,並戴有面罩之神秘、恐怖狀機器人,如第11圖照片所示。將其轉身,背部朝上,回轉腳部及手部,則變換成飛行體之狀態,如第12圖照片所示。其前端呈尖形,兩側各有水平翼,後端有垂直翼,中央部為駕駛艙空間,可供子式機器人放置其內;又於前方呈流線型,並設一圓弧狀之透明擾流罩,使得整體更美觀。;第13圖照片所示,為打開母式機器人之背部,現出子式機器人暗藏於其體內。由第14圖照片所示,可知子式機器人之腳部及足部皆以伸直狀置於母式機器人之內。子式機器人之腕部、腳部及足部皆能回轉,如第17圖照片所示,即變身成一裝甲車狀之形態。手部成尾部,腳部為輪部。前輪為大,並附有楔形輪罩,後為覆帶輪;中央部架設一挺雙管式機槍。本裝甲車(子式機器人)之結構簡單,但簡潔有力、造形頗具美與力感。;由前述說明為主體,並如附圖照片所示,本創作形新穎、新奇與美觀,且各部構造、變化組合皆有獨到之見地及精緻之巧思,而構成此種造形獨特、變換神奇,前所未見之形狀設計。
公告/公開日 : 19900121
發明人名 : 石槷隆行
代理人 : 何金塗
摘要 : 本創作係關於一種暗藏子母式機器人之戰車,玩具之新穎、新奇及獨特形狀新式樣設計。本創作係將一種造形玩具,經拆裝組合變換成多種樣式形狀之玩具,可教導及訓練孩童有豐富之創造力,組織力及想像力等,為一種「寓教於樂」之益知性新型玩具者。;如附圖照片所示,為本創作暗藏子母式機器人之戰車玩具之外形。其前端設有一如推土機之推土鏟,鏟之上側並有四個矩形缺口。設有三對車輪,前一單獨,後二並位排列。車首呈斜面設計,車身中央突出,兩側成切欠部,後部兩側各有一矩形突出部,與下部材成懸空狀,仿若二條尾部,造形甚美。戰車火力配備強大,兩側切欠部各架設一挺中型機槍,中央部裝置一具可活動昇高之大型雙管火炮,其後側平台空間,能供子式機器人站立及操作武器(如第9圖所示),火炮之下設有一挺小型機槍。本創作之為戰車玩具時之外表,飾以各種圖案形狀及線條,係表示戰車之構造及設備裝置,使之有實際之感。;如第10圖照片所示,為由車首打開戰車之上部材狀態,可看到內藏一具母式機器人。其外形為頭部及兩手部各生有一翼部,頭上長有一肉峰狀之突出部,並戴有面罩之神秘、恐怖狀機器人,如第11圖照片所示。將其轉身,背部朝上,回轉腳部及手部,則變換成飛行體之狀態,如第12圖照片所示。其前端呈尖形,兩側各有水平翼,後端有垂直翼,中央部為駕駛艙空間,可供子式機器人放置其內;又於前方呈流線型,並設一圓弧狀之透明擾流罩,使得整體更美觀。;第13圖照片所示,為打開母式機器人之背部,現出子式機器人暗藏於其體內。由第14圖照片所示,可知子式機器人之腳部及足部皆以伸直狀置於母式機器人之內。子式機器人之腕部、腳部及足部皆能回轉,如第17圖照片所示,即變身成一裝甲車狀之形態。手部成尾部,腳部為輪部。前輪為大,並附有楔形輪罩,後為覆帶輪;中央部架設一挺雙管式機槍。本裝甲車(子式機器人)之結構簡單,但簡潔有力、造形頗具美與力感。;由前述說明為主體,並如附圖照片所示,本創作形新穎、新奇與美觀,且各部構造、變化組合皆有獨到之見地及精緻之巧思,而構成此種造形獨特、變換神奇,前所未見之形狀設計。
名稱 : 可變換為堡壘之戰車玩具
公告/公開日 : 19900121
發明人名 : 池田哲也
代理人 : 何金塗
摘要 : 本創作係關於一種可變換為堡壘之戰車玩具之新穎、美觀獨特形狀新式樣設計。本創作係將一種玩具,經拆裝組合變成另種不同之樣式造形之玩具,可教導、訓練孩童有豐富之組織力、創造力及想像力等,係一種「寓教於樂」之益智性玩具者。;如附圖照片所示,本創作之為戰車形狀時,其設有三對巨齒凹痕之車輪,能加強其行動力;前二對尺寸相同,連接排列;後對寸較大,獨力於後。其車首之上下面皆呈斜面設計,富有流線、新穎、美觀之形狀。車之中央部有一方形之活動空間部,四周設有稍高於車體之防護牆,右側方架有一門大砲及一挺機槍,加大其攻擊力。活動空間部之後部之左右二側設有一輪狀部。其背面部之左右側上方各有一對突圓部;突圓部之內側設有二個方形並有X形之突出部及另個突出部;其下方,設有一排三個之窗形部。其下側之中央,設有一U形部。;如附圖照片所示,本創作之為堡壘之形狀時,將後部、兩側部及前部做向後、向兩側及向前翻開,即變換成堡壘之形狀。後部之二側部各設有二個圓孔,可裝卸一雙門式飛彈;大砲及機槍之下,設有一滑行道,增其活動性,以上構成堡壘之防禦火力。前部設有一供直昇機起落之活動平台(內部材)。於前部及左側面部之前端緣,各設有一塊矩形踏板,以供車輛、資料、人員進出之用。由前述為主體,並如附圖照片所示,而構成本創作可變換為堡壘之戰車玩具,其造形不僅美觀、新穎、獨特,且有精緻、細密之巧思設計,為不可多得之玩具形狀。
公告/公開日 : 19900121
發明人名 : 池田哲也
代理人 : 何金塗
摘要 : 本創作係關於一種可變換為堡壘之戰車玩具之新穎、美觀獨特形狀新式樣設計。本創作係將一種玩具,經拆裝組合變成另種不同之樣式造形之玩具,可教導、訓練孩童有豐富之組織力、創造力及想像力等,係一種「寓教於樂」之益智性玩具者。;如附圖照片所示,本創作之為戰車形狀時,其設有三對巨齒凹痕之車輪,能加強其行動力;前二對尺寸相同,連接排列;後對寸較大,獨力於後。其車首之上下面皆呈斜面設計,富有流線、新穎、美觀之形狀。車之中央部有一方形之活動空間部,四周設有稍高於車體之防護牆,右側方架有一門大砲及一挺機槍,加大其攻擊力。活動空間部之後部之左右二側設有一輪狀部。其背面部之左右側上方各有一對突圓部;突圓部之內側設有二個方形並有X形之突出部及另個突出部;其下方,設有一排三個之窗形部。其下側之中央,設有一U形部。;如附圖照片所示,本創作之為堡壘之形狀時,將後部、兩側部及前部做向後、向兩側及向前翻開,即變換成堡壘之形狀。後部之二側部各設有二個圓孔,可裝卸一雙門式飛彈;大砲及機槍之下,設有一滑行道,增其活動性,以上構成堡壘之防禦火力。前部設有一供直昇機起落之活動平台(內部材)。於前部及左側面部之前端緣,各設有一塊矩形踏板,以供車輛、資料、人員進出之用。由前述為主體,並如附圖照片所示,而構成本創作可變換為堡壘之戰車玩具,其造形不僅美觀、新穎、獨特,且有精緻、細密之巧思設計,為不可多得之玩具形狀。
名稱 : 聯結車玩具
公告/公開日 : 19900121
發明人名 : J.A.配普;S.M.烏德渥爾;哈理.托拇遜
代理人 : 洪武雄
摘要 : 本創作係有關一種聯結車玩具之外形設計,尤指一種其特徵由一車頭聯結若干車箱所組成;包括該車頭及以後各車箱,各該車箱之車盤大致成一長方形,並在各該車盤周邊設有凸起之盤緣;在各該車箱之車盤之前後兩端適當位置分別設有聯結用之卡樁和掛;車頭箱體,由側面觀之,略呈__形式,而駕駛室頂略成弧狀,駕駛窗亦呈__形;第2節車箱為一油車箱體,大致呈長方體,頂略為弧形,並列飾若干圓盤,及在左,右兩側緣凹設有長溝;第3節車箱呈長方框形,兩邊有半圓欄桿;第4節車箱呈長方形而分為上下兩層並以__形之接合面接合;第5節係一置貨之貨車箱體,該箱體大致呈狀,左右兩端設有車欄,該車欄係設於車箱兩端所設之凸緣上,該凸緣係略凹字形,在前後位置上分豎以欄樁,並在欄樁間橫連有板條,在板條中分別配飾一圓形圖案。;此所構成本創作之外形堅實精緻,新穎可爰為高雅而又極富趣味與美感之創新產品式樣。附圖中:
公告/公開日 : 19900121
發明人名 : J.A.配普;S.M.烏德渥爾;哈理.托拇遜
代理人 : 洪武雄
摘要 : 本創作係有關一種聯結車玩具之外形設計,尤指一種其特徵由一車頭聯結若干車箱所組成;包括該車頭及以後各車箱,各該車箱之車盤大致成一長方形,並在各該車盤周邊設有凸起之盤緣;在各該車箱之車盤之前後兩端適當位置分別設有聯結用之卡樁和掛;車頭箱體,由側面觀之,略呈__形式,而駕駛室頂略成弧狀,駕駛窗亦呈__形;第2節車箱為一油車箱體,大致呈長方體,頂略為弧形,並列飾若干圓盤,及在左,右兩側緣凹設有長溝;第3節車箱呈長方框形,兩邊有半圓欄桿;第4節車箱呈長方形而分為上下兩層並以__形之接合面接合;第5節係一置貨之貨車箱體,該箱體大致呈狀,左右兩端設有車欄,該車欄係設於車箱兩端所設之凸緣上,該凸緣係略凹字形,在前後位置上分豎以欄樁,並在欄樁間橫連有板條,在板條中分別配飾一圓形圖案。;此所構成本創作之外形堅實精緻,新穎可爰為高雅而又極富趣味與美感之創新產品式樣。附圖中:
名稱 : 形態變化玩具(一)
公告/公開日 : 19900121
發明人名 : 大野光仁
代理人 : 何金塗
摘要 : 本創作係關於一種形態變化玩具(一)之新穎、美觀及獨特形狀新式樣設計。;如附圖照片所示,本創作形態變化玩具(一)係將一形態為機器人之玩具變換為噴射機之形狀者。為機器人之形狀時,頭戴鋼盔,兩手部粗狀且肩部各有圓柱形突出,背部設有背負部材。打開其胸板部,內部呈中空狀,如第7圖所示,為收藏另個機器人之情況。回轉機器人之胸板部且成橫臥狀態,並回轉其背負部材,則變換為噴射機之形態,如第8、9圖所示。;如附圖第9、10圖所示,本創作形態變化玩具(一)為噴射機之形狀時,機首前端為尖狀、上面有一子彈形突出部;兩側翼之尾端呈下彎,下面懸掛機槍火砲;機身上方配置一火砲,後方則有三片垂直翼。由前述為主體,並如附圖照片所示,而構成本創作形態變化玩具(一)之各部構造、變化組合有獨到見地,且外形新奇、美觀之形狀設計。
公告/公開日 : 19900121
發明人名 : 大野光仁
代理人 : 何金塗
摘要 : 本創作係關於一種形態變化玩具(一)之新穎、美觀及獨特形狀新式樣設計。;如附圖照片所示,本創作形態變化玩具(一)係將一形態為機器人之玩具變換為噴射機之形狀者。為機器人之形狀時,頭戴鋼盔,兩手部粗狀且肩部各有圓柱形突出,背部設有背負部材。打開其胸板部,內部呈中空狀,如第7圖所示,為收藏另個機器人之情況。回轉機器人之胸板部且成橫臥狀態,並回轉其背負部材,則變換為噴射機之形態,如第8、9圖所示。;如附圖第9、10圖所示,本創作形態變化玩具(一)為噴射機之形狀時,機首前端為尖狀、上面有一子彈形突出部;兩側翼之尾端呈下彎,下面懸掛機槍火砲;機身上方配置一火砲,後方則有三片垂直翼。由前述為主體,並如附圖照片所示,而構成本創作形態變化玩具(一)之各部構造、變化組合有獨到見地,且外形新奇、美觀之形狀設計。